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技術、社會與環境
Technology, Society and Environment 
開課學期
110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國家發展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徐銘謙 
課號
NtlDev7154 
課程識別碼
341 M611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9,10(16:30~18:20) 
上課地點
國發202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20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技術是人類因應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逐漸發展出來的技能、知識、器物、系統、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綜合呈現,如同Latour所言,技術的變遷在人與非人的交互影響,在不同的地區、因應不同的自然條件,不同的民族會發展出因地制宜的解決問題的技術,原本解決不同問題的技術,又會相互影響。進而,技術鑲嵌在其經濟與社會體制的脈絡,新的技術又會形塑與之相適應的政經社體系,同時也為環境帶來新的問題與挑戰,隨之又可能帶來新的技術以解決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。
許多技術的專業門檻相當高,一般人不易瞭解其背後的原理,但日常生活卻深受影響;而包括道路、橋樑、河圳、農法、步道、建築等,其技術用於解決自然環境的問題,使之符合人類利用的需求,技術物構建於自然環境之中,必須高度依賴對於多樣、多變的自然環境的瞭解,設計也需更加靈活與充滿彈性,然而隨著現代化各種材料的發明,強調便利、安全、耐用等迷思,技術物往往呈現僵化、統一、集中、大型的解決方案。此類技術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,呈現出技術典範變遷的現象,包括專業化、制度化,也形塑了不同的國家與社會以及政治權力關係,甚至內化為人們思考方式與價值觀。
如同Lewis Mumford所言:「從近東地區的晚期新石器時代至我們當今的現代文明,一直有著兩種技術形式交互出現;一個是威權的,另一個是民主的。前者系統性地運作而有著巨大的力量,但其內在卻是不穩定的;後者以人為本,看似較為孱弱,但卻是能量豐沛且能持久」。某些持續在不同文明與時間向度、與自然高度密切相關的技術,其技術在現代為專家社群與技術標準規範所壟斷,然而仍是俗民可以實作與了解的,因此本土化的社區、公民社會的參與,以其強調適切科技的替代方案,也正在形塑新的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經社體系的改革,並使之更友善環境。
本課程的規劃設計分為三大部分:第一部分是科技、技術與社會(STS)的理論概念介紹,分別從技術與社會、技術的經濟與環境、技術與政治、技術與專業、技術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等進行理論背景的探討;建立在理論的先前理解上,為了讓學生更具體地掌握,期中考週前後即開始進入技術、社會與環境的案例討論,在第二部份先針對國外的案例進行理論應用與討論,選定的案例包括美國的道路技術與城市設計、荷蘭的水利工程技術與思維、德國集中的核能與分散型的太陽能、晶片、跨國勞工與血汗礦石、以及慣行農法與澳洲樸門永續設計的革新等;第三部份進行的案例討論,將回到臺灣本土,並且更為強調技術實作與參與,臺灣的參與案例包括:嘉邑行善團與橋樑工程、手作步道與步道技術變遷、水資源:集中的水庫與分散型的埤塘、災後重建:自力造屋、自然建築、河川整治:從三面光到生態工程等,最後則是綜合討論。 

課程目標
希望藉此讓學生對科技、技術與社會的領域產生學習興趣,培養學生透析日常生活中技術的政治、社會與環境關係的敏銳度,進而透過實作參與,將課程的「論述知識」轉化成「實作知識」,用身體的銘印深度體會技術與環境、技術與社會的關係,讓技術不再是某個專業領域難以跨越的門檻,而將技術帶回日常生活中。 
課程要求
1.每週閱讀課程進度的指定閱讀資料,並分配報告之引言同學,其他同學則需參與提問與討論,學生在課前有充分的事前閱讀準備。
2.本課程設計要求自主安排技術實作的課外參訪學習歷程,要求學生必須先上網蒐集資料,並準備問題,前往參訪地點進行訪談與實作。
3.期末報告之準備,要求學生須就其選定之技術實作與理論進行對話,因此需運用圖書館等資源,深入收集相關之最新國內外文獻進行小論文之撰寫,並鼓勵投稿。
4.本課程重視學生出席參與率,以及討論課程的貢獻度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一 13:00~16:00 
指定閱讀
如各週課程內容 
參考書目
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,2004,《STS讀本一 科技渴望社會》,台北:群學出版。
陳恆安、郭文華、林宜平,2009,《科技渴望參與》,台北:群學出版。
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,2004,《STS讀本二 科技渴望性別》,台北:群學出版。
楊弘任,2007,《社區如何動起來?--黑珍珠之鄉的派系、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》,台北:左岸文化出版
楊弘任,2009,〈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: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〉,「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」第11期。
楊弘任,2002,〈看不見的技術: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〉,「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」第2期,頁1-52
楊弘任,2010 ,〈「川流發電」的綠能技術行動網絡〉,臺灣科技與社會學會第二屆年會研討會論文。
Paul Hawken,吳信如譯,2002,《綠色資本主義-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》,台北:天下雜誌
Paul Hawken,簡妤儒譯,2005,《商業生態學:商業也可以很生態》,台北:新自然主義出版
E. F. Schumcher,李華夏譯,2000,《小即是美:M型社會的出路》,台北:立緒出版
Jeff Mapes,王惟芬譯,2010,《鐵馬革命:如何用自行車打造好城市》,台北:行人出版
廖桂賢,2009,《好城市,怎樣都要住下來: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》,台北:野人出版
邱繼哲,2008,《好房子:無毒、綠色、省錢,每個人都能打造的健康住宅》,台北:野人出版
胡湘玲,2006,《太陽房子》,台北:天下文化出版
胡湘玲,2009,《太陽能源》,台北:天下文化出版
胡湘玲,1995,《核工專家vs.反核專家》,台北:前衛出版
胡湘玲,2004,《到天涯的盡頭蓋房子:我們在白俄的造屋假期》,台北:野人出版
胡湘玲,2004,《不只是蓋房子:玩泥巴拌木屑的汗水假期》,台北:野人出版
徐銘謙,2008,《地圖上最美的問號》,台北:野人出版
徐銘謙、林宗弘,2011,〈山不轉路轉: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技術典範的轉型〉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,第13期,10月,頁109-158
徐銘謙,2016,《手作步道》,台北:果力出版
徐銘謙,2021,《手作之道》,台北:果力出版
林黛羚,2010,《蓋自然的家屋:打造手感的家,享心安的節奏》,台北:商周出版
Ted Smith, David Sonnenfeld and David Pellow,2006,”Challenging the Chip: Labou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”,Temple University.
孟磊、江慧儀,2011,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,台北:新自然主義出版
賴青松,2007,《青松e種田筆記:穀東俱樂部》,台北:心靈工坊
黃盛璘,2007,《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》,台北:心靈工坊
亞倫.聖鄧寧著,楊永鈺譯,2002,《你,還在開車嗎?》,台北:新自然主義出版
Franz Alt,王琪、陳仁德、唐小莉譯,2005,《太陽電力公司:新能源.新就業機會》,台北:新自然主義出版
黃兆慧,2002,《台灣的水庫》,台北:遠足文化出版
張森源,2008,《大地工程四十載: 從石門水庫至雪山隧道》,台北:科技圖書出版
郭書瑄等,2011,《新荷蘭學:荷蘭強大幸福的16個理由》,台北:前衛出版
方偉達,楊永鈺譯,2006,《聽,濕地在唱歌:城市生態復育手冊》,台北:新自然主義出版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程參與表現 
15% 
評分內容包含出席率、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互動與討論。由授課教師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討論,或回答問題的表現給分,然為提高學生參與討論課程的興趣,亦可採取學生互相評分之方式 
2. 
課堂報告 
40% 
本課程有兩種類型的課堂報告與討論,期中之前是以相關理論的閱讀與報告為主,期中之後則是挑選案例選讀與報告為主。每週課前提供報告大綱供同學參閱,報告的內容做為評分的依據。 
3. 
技術實作參訪報告 
15% 
期中同學將選擇決定參與實作與訪談的技術主題,於課堂報告預定參與進度與技術背景之興趣和探索主題,期末進行實作的經驗分享與延伸方向之討論 
4. 
期末報告 
30% 
為鼓勵學生針對有興趣之技術實作與理論的對話,搭配選擇的技術實作主題,進行深入研析與討論,故要求同學進行期末報告之小論文撰寫。繳交書面報告(以10,000字為限)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4  課程說明與導論 
第2週
2/21  技術與社會、經濟與環境 
第3週
2/28  二二八連假 
第4週
3/7  技術與政治、專業 
第5週
3/14  技術的全球化與在地化、本土化 
第6週
3/21  國外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一):美國的道路與城市設計 
第7週
3/28  國外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二):荷蘭的水利工程技術與思維轉變 
第8週
4/4  清明連假 
第9週
4/11  國外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三):德國集中的核能與分散型的太陽能 
第10週
4/18  國外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四):樸門永續設計與慣行農法 
第11週
4/25  期中實作選題研討 
第12週
5/2  臺灣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一):嘉邑行善團與橋樑工程 
第13週
5/9  臺灣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二):步道志工與步道技術變遷 
第14週
5/16  臺灣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三):河川整治:從三面光到生態工程 
第15週
5/23  臺灣的技術、社會與環境案例討論(四):災後重建:自力造屋、自然建築 
第16週
5/30  期末實作報告與綜合討論